Discover国区 | 两个圈 Two Circles
国区 | 两个圈 Two Circles
Claim Ownership

国区 | 两个圈 Two Circles

Author: 国区 | 两个圈 Two Circles

Subscribed: 1Played: 0
Share

Description

这是播客两个圈 Two Circles 的中国大陆地区源,原始平台在 Anchor 上。

60 Episodes
Reverse
用这期播客来回忆下在美国的十年。 03:53 好像在美国能过? 12:00 危机四伏的开局 23:54 是祸也是福的时机 40:33 如果再来一次?
不发播客的一年多里,其实我过得还不错,就是给自己的时间少了一些。忙忙碌碌又一年,学术混子的小宇宙竟然小小爆发惹! (不想写时间线了哼 
从上一个教程引发出来的播客,本人没发过 Nature/Science/Cell, 所以只能讲讲我为什么发不了顶刊了呢! 01:54 我发不了顶刊当然是因为我运气不好啊(确实 07:57 为啥大家都想发 NCS 11:39 发 NCS 到底需要什么 17:20 没有顶刊的求学生涯还能有什么 23:26 当顶刊变成生存游戏里的救命稻草
咸鱼播客断更大半年,先讲下过去小半年做审稿人 & 投文章的大无语事件00:00 咸鱼播客又更新了03:50 遭遇到究极投稿 corner case09:18 成为审稿人17:34 审着审着有信心了
最近把手头的文章给投了,被教授们文章署名的操作给整不会了 0.0
选导师,难免讨论到可怕的 PUA 导师。这期播客作为前两天 B 站 AMA (ask me anything) 回答补充,聊一下如何对待爱好 PUA 导师的心态还有补救措施。00:00 「我精神控制,不给支持,打压信心,但我还是个好导师」11:55 在有害关系中能避免伤害已是万幸15:02 寻求学术之外的道路没有错19:56 要平等,要制衡,要反抗
靠,竟然工作快一年了!00:00 那个生存者模式切换到探索模式06:40 摇摇欲坠的专注度13:29 是新生活的开始!16:18 依靠新鲜感去新赛道
被同事问到参加学术会议的心得,但自己心得不多,就做个简短的一期小播客啦。03:17 LinkedIn 得提前安排下09:54 捯饬捯饬下着装12:58 问点蠢问题怎么了?18:59 开启找工找博后的不同姿势
本期播客是我的友商小伙伴榛子仁来做客。我俩是名义上从同一课题组毕业的,做的是催化剂,最后我们选择在不同的国家从事催化相关的研发工业界岗位。他回到中国,进了头部外企(相对中国);我留在了美国,去了腰部外企(相对美国)。工作近一年后,我俩聊了一场天。00:00 选择国内化工外企大厂的原因16:00 工作快一年之后的槽点惊人一致43:28 外企大厂招聘的要求(不是官方的!)53:02 跟研发无关的因素对找工业界的工作还是很重要的!
近年来商业测试机构层出不穷,背后暴露的问题多多。 我自己也因为教程被商业测试机构找上门求合作,甚至被邀能不能高价测试样品,处理数据。选择合作的原因很简单——钱,但选择不合作的原因更多,这期播客就是讲这个的。---00:00 最近两件见闻09:37 盈利和非盈利是有一条分界线15:37 免费的代价是昂贵的25:05 商业测试机构里面背后的法律风险---非正式后记:在做这期播客的时候,想到美国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之争,其实学术界里面也会有保守 vs. 自由争斗。面对科研,「老学究派」坚持己见老一套的研究方式,不愿接受新的科研手段;「改革创新派」采用大胆但伴随风险的道路。孰是孰非,这是没有答案的。无论如何,讨论的前提都是在「科研」这个概念中。脱离了这个前提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,很难预估有多严重的后果。美国最高法院受到两党之争的影响亦是如此。
最近三个月的没有做任何跟教程相关的东西,To-do list 上也是光秃秃的一片,其实是因为我在准备买房子。从一开始万分期待的心情到最终跌入谷底的失望,再到决心不买房子,等浪两年再说。买房本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,但还没到手就变成了紧箍咒,连带着视频推荐列表都变了天。试图靠买房成为社会人士的我遭遇惨败。本期没有 Timeline,但有讲到:买房的初衷,如何从期待变成梦魇,历经折磨后意识到本人现阶段的心态只够买镜头不配买房。以及为何在周三/周四上线——因为不用买房之后我可以周末开心出去旅游啦!Nice!
上周回去参加迟了一年的毕业典礼,虽然机票钱着实让我心疼,但以游客的心态回学校的感觉是超级棒。吃了好多好吃的墨西哥菜,从到到晚吹着海风,满脑子想的都是「我要连夜转码回加州买海景房」(大误)。刚毕业的时候觉得博士也就一学位,不咋的。离开学校后,肤浅的我被啪啪打脸,发现 Dr. 这个前缀还是蛮香的。00:00 时隔一年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10:30 读博是为数不多**可以退出**的心态历练19:54 读完博觉得这个世界还是挺有意思的
作为伪「润学」的一员,用这期播客简单讲讲在国内本科申请北美天坑PhD 的流程以及一些关键要素。对于已经申请到了的同学来讲这期播客还显得蛮多余的,但如果对申请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听听。03:41 GPA 和英语是第一要义10:35 科研全靠自己去争19:48 当觉得一件事情是卷的时候,也是自认为该退出竞争的时候
借用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的一篇文章来讨论如何向不同类型的导师采取何种方式交流,从而达到说服导师的目的。说服导师在学术生涯中最有用的技能点之一,也是一开始最不具备的。如果还在学术生涯前期,多留心培养培养。有时候我们会说这是「画饼」。画饼怎么了,饼就是拿来画的,不画饼怎么有未来!00:00 为什么我推荐阅读商业杂志文章03:08 文中五类导师/老板:Charismatics, Thinkers, Skeptics, Followers, Controllers08:04 个人观察到最常见的但对学术创新没有太大推动的三类导师 Charismatics, Skeptics, Followers20:01 回归学术本质但让学生痛苦的两类导师 Thinker, Controller---原文 Change the Way You Persuade---上期鸽了是因为我出门玩了,玩得超级开心!
46 闲聊二三事

46 闲聊二三事

2022-04-1049:28

本期播客是背景音属性,从 2019 年年底到 2020 年 6 月的一些零碎回忆,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度过疫情难关。01:15 2019/12 - 2020/0216:04 2020/0334:42 2020/04 - 0647:00 2022/04ID 担子菌的担担面
自认为人生里面最幸运的是从家庭里面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,让我面对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有了不少底气。当然啦,这份幸运也不是捡来的,这是一点点的沟通和互相理解达到的。孩子一直向父母学习,父母也会从孩子那里学习。有的父母可能还没意识到互相学习这点,作为子女的我们可以主动沟通。01:23 父母的想法是正确但不完整的06:31 「报喜不报忧」的使用方法10:39 「共情」和「共同利益」的思考20:25 更细节的沟通,更多的信心
近一条某 985 导师「恩威并施」PPT 微博也是让我再次思考国内的导师们到底是何种的存在,又联想到到当初自己选择导师的考量。虽然侥幸选到了还算适合自己的导师,但在做决定的时候还是想得不够深入。无论怎样,我不会去选择一个会对学生「恩威并施」的导师,而有不少人会做出跟我相反的决定,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其中的不合理性吗?他们也没有那么傻。 「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」的道理似乎每个人都知道但到最后是毫无顾忌地伤害。被伤害的学生成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后,又开始伤害下一代的学生,何必呢。相关1. 「恩威并施」的微博2. 导师们的学术洁癖情结
「简历在找工作的时候才会到」是我在学生时代认知最大误区之一,自己一度栽在简历手上,还好后面改正过来。这期播客不聊具体简历怎么写,但会告诉简历的作用是什么,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视角来写自己的简历,如何取舍简历上的内容,调整未来努力的方向。--00:00 就算你现在不找工作也值得一听03:51 简历是帮助你复盘过往和规划未来的有力工具14:14 写的是我做「到」了什么,而不是做了什么18:16 同一故事,不同角度—北美求职常用的若干网站:LinkedIn, Indeed, Glassdoor
年前,在 985 读材料硕的堂妹跟我说她在实验室被老板和师兄没日没夜劝着转博,想问问我的看法。她跟我讲了别人劝她读博的理由,听了只想微笑(不是)。请警惕导师前辈打读博牌!01:50 我们来先排除下从「为你好」思路劝人读博03:13 离谱借口 1:你有做科研的运气 or 灵气06:46 离谱借口 2:你需要读博来多发文章10:38 离谱借口 3:如果你不读博的话,老师以后不招硕士生了14:14 谨记读博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往期播客:35 导师们的学术洁癖情结
春节临近,做什么狗科研,好好摸鱼!
loading
Comments